2025 年等级测评备案通常指的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备案,全流程主要包括系统定级、提交备案、建设整改、等级测评和监督检查等环节。具体如下:
1.系统定级:
根据信息系统遭破坏后影响的客体,如公民权益、社会秩序以及国家安全等方面,同时结合危害程度,将信息系统划分为 1-5 级。运营单位自主进行定级,需充分了解自身系统的特点和安全需求,二级及以上系统需组织专家评审并报行业主管部门核准,形成正式的定级报告。云平台需额外标注服务商节点,工业控制系统需提交《工控安全专项评估》。
准备的核心材料包括营业执照、法人身份证、《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》等,均需加盖骑缝章并标注 “等保 2.0 备案” 字样。还需准备系统拓扑图、云服务商合规证明等技术方案材料,云平台需《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报告》。此外,新增供应链安全审查要求,需提供供应商安全审查报告,涵盖外采软件、硬件及 AI 模型安全评估。
2.提交备案:
采取双轨提交方式,线上登录 “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服务平台”,上传含数据跨境声明的《合规承诺书》;线下向属地网安部门提交材料原件,重点核验云服务商合规证明。初审一般为 3 个工作日,材料退回需 15 日内补正,通过后 10 个工作日内发放电子或纸质备案证明。
3.建设整改:
根据测评机构的差距报告进行技术和管理整改,如漏洞修复、完善应急预案、安全培训记录,建立 “一把手” 负责制等。
4.等级测评:
优先选择《全国测评机构推荐目录》备案机构,且机构需具备云计算、物联网等专项资质。测评标准总分 70 分以上为合格,重点核查数据加密、访问控制等 50 多项技术指标。
5.监督检查:
公安机关会定期对备案系统进行抽查,确保系统持续合规。部分地区如北京、上海,三级以上系统需额外提交《差距分析报告》;广东、浙江支持全流程线上办理,审核周期缩短至 3 个工作日。